“近零碳城市”ISO国际标准研讨会圆满召开

 二维码 34
发表时间:2022-10-26 10:11

ISO Open Webinar on Lower Carbon Emissions Cities successfully held

10月20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国际标准化组织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委员会(ISO/TC 268)、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7)主办,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际标准化重点企业御道十方集团、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国际标准化专业委员会支持承办的第二届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化论坛——年度主题“近零碳城市”优秀实践国际公开研讨会以线上方式召开,来自中国、法国、英国、日本、巴西、意大利、马来西亚、肯尼亚等国家以及联合国环境署、ISO等国际组织共计2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图1 部分参会嘉宾合影

城市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也是开展碳减排行动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阵地。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示中国将于2030年达到碳峰值,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截至2022年4月,全球近136个国家均已相继制定了碳中和目标。ISO国际标准作为强有力的方法和手段,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由中国主导立项的ISO/TR 37115“近零碳城市”优秀实践案例是首个聚焦城市碳排放领域的ISO国际标准,预计将于2024年发布。该技术报告将总结全球城市近零碳排放管理和技术实践经验,为世界提供可实施、可参考借鉴的碳中和城市标准化解决方案。

本次国际研讨会分上下两个半场举行。上半场会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长邢立强先生主持,下半场会议由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咨询建议委员会副主任于飞女士主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委员会主席(ISO/TC268)博纳德·金多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处处长孙维参加大会并致辞。

图2研讨会正式开始

博纳德·金多兹先生、涂瑞和先生在致辞中分别表达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联合国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以及城市碳减排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对气候变化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也是ISO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次会议对于推进研制ISO/TR 37115,发挥国际标准化作用,促进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孙维女士在致辞中代表中国国家标准委(SAC)表达了对本次会议以及ISO/TR 37115研制工作的支持,并呼吁更多专家和城市共同参与标准研制工作,助力城市更好运用标准化积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


加快研制ISO/TR 37115,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上半场共有八位嘉宾进行主旨演讲。其中,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杨锋博士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在中国的实施应用及ISO/TR 37115的介绍”的主题演讲。他表示,SAC/TC 567作为ISO/TC 268国内对口机构,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广泛征集国内“近零碳城市”城市优秀实践案例,力求为ISO/TR 37115加快研制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图3 杨锋演讲


“国际组织也正促进能源低碳转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亚太经合组织(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的德斯文教授做了主题为“APEC能源工作组的低碳城市推广”的演讲。亚太经合组织(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成立于2014年第11届APEC能源部长会议上。在亚太经合组织机制下,接受亚太经合组织能源工作组直接指导。通过关注APEC区域乃至亚太地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特别是APEC、东盟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叠加区域,以“能源与城市”为主题,依托城镇化建设落实能源低碳转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图4 德斯文演讲


如何为世界城市碳中和作贡献?这些中国城市有经验

中新天津生态城自贸联动创新局副局长邢友聪围绕“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全链路管理体系”进行主题演讲。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重大战略合作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国务院批准的首个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肩负着打造城市可持续发展样板的使命。在建设之初就明确提出100%绿色建筑的建设目标,是我国首个实现100%绿色建筑的城区。生态城绿色建筑示范效果显著,获得了天津市、国家各部委高度认可,相继获得了国家绿色生态城区、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基地、国家北方绿色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C21可持续发展城区解决方案等国内外殊荣。其探索的绿色建筑建设管理经验被国内外众多城市和园区借鉴。

图5 邢友聪演讲

青岛中德生态园管委会生态规划建设部副部长贾锋以“青岛中德生态园‘零碳’园区实践”为题,系统分享了青岛中德生态园“零碳”园区建设与实践的主要举措和经验。青岛中德生态园是由中德两国政府建设的首个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自建设之初就建立起以生态保护为导向的40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目前已经制定了园区“2027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的发展目标。通过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着力打造“生态发展实验室”,率先建成“零碳园区”,实现区域发展的零碳跨越,为全球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了一个先行先试的样板和典范。园区先后获得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综合标准化示范、新能源应用示范等十余项国家级称号。


图6 贾锋演讲

来自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的亢远飞女士做了关于“数字碳中和技术助力市民绿色生活转型——以2022北京绿色生活季为例”的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2022北京绿色生活季的活动背景、目的意义、活动亮点、活动详情和参与方式。

图7 亢远飞演讲



“建筑是城市碳减排的重要部分。”

英海特集团的汉斯·尼曼先生以“低碳建筑设计——舒适和可持续的建筑”为主题展开了演讲,介绍了数字化的低碳建筑系统设计方法与实践。

图8 汉斯·尼曼演讲

天津市寰宇双碳技术传播中心技术总监李梦鸽做了关于“智慧建筑和碳中和”的主题演讲,并分享了有关建筑行业碳排放的案例。

图9 李梦鸽演讲


“如何降低个人碳排放,碳普惠的新内容看这里。”

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陶岚以“中国碳普惠的蓬勃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强调了通过软件网络载体,以更细分的标准引导绿色生活方式降低个人行为碳排放的重要性。

图10 陶岚演讲


“碳中和国际标准是怎么样的?”

下半场共有八位嘉宾进行主旨演讲。其中,来自于英国的ISO/TC 207/SC 7/WG 15碳中和工作组召集人、ISO 14068碳中和项目负责人伊恩·威廉·伯恩做了“低碳、碳中和及净零排放——ISO 14068将如何帮助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主题演讲。他着重强调了碳中和在社会零耗能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效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图11 伊恩·威廉·伯恩演讲

“展示中国的责任和努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博士以“碳达峰碳中和——城市的引领作用”为主题做了演讲。他主要介绍了中国“双碳”目标承诺与战略部署,以及城市在此行动中的重要性与转型引领作用。

图12 庄贵阳演讲


“马来西亚、巴西、意大利都在努力实现碳减排。”

吉隆坡市政厅可持续城市规划处副处长莫哈末·尤山尼扎儿·尤索夫做了“实施《2030年吉隆坡低碳社会蓝图》和《2050年吉隆坡气候行动计划》中的问题和挑战”的主题演讲。他介绍了吉隆坡的低碳目标、城市策略、具体问题和挑战以及2050年行动计划。

图13 莫哈末·尤山尼扎儿·尤索夫演讲

巴西圣保罗理工学院卡琳·马林斯教授做了“巴西都市碳排放:现状及脱碳潜能”的主题演讲。她主要从碳排放量和实施战略两个方面介绍了巴西圣保罗在各领域完成脱碳的现状和潜力。马林斯教授表示,在未来,新型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是减少碳排放的根本措施。

图14 卡琳·马林斯演讲

意大利标准化委员会TC 058“可持续,城市,社区及基础设施”主席帕斯夸里·卡佩苏托以“关于发展低碳城市的综合方法”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强调了发展低碳城市的方法、战略以及能源经济,并提出了一套组合方案,包括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用可再生能源等,以及配套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图15 帕斯夸里·卡佩苏托演讲


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亮点有哪些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助理所长周剑做了“冬奥会碳中和”主题演讲。他从全球气候管理流程如何影响大型体育赛事、北京冬奥会如何实现碳中和以及如何管理和用好北京冬奥会低碳遗产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北京冬奥会是第一次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所有场馆均有百分之百再生能源供电,所有新建场馆均采用新的绿色建筑标准。北京冬奥会的实践在全球碳中和的进程中有十分重要意义,是一次超前实践,为全球城市实现碳中和积累了重要经验。

图16 周剑演讲


“金融助力城市低碳发展。”

UNDP苏州可持续创新实验室项目技术负责人、绿色技术银行研究院秘书长周燕女士以“气候投融资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她主要介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可持续城市气候投融资的难点和可持续金融理念与政策等,同时还提到了绿色贷款、绿色基金以及绿色债券可以作为气候投融资的工具,并对其未来效果进行了积极展望。

图17 周燕演讲

本次会议凭借承办方先进的理念, 拓宽视野、对标先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会议进程。其中御道十方集团是我国国际标准化重点企业、可持续生态城市先锋企业、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全国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并曾联合主编北京冬奥会遗产标准《大型活动可持续性评价指南》,展现了中国践行“绿色办奥”和可持续性理念的成果,被列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贡献单位。目前已代表中国国家标准委召集并主导发布或在研国际标准11项。已发布8项和在研2项国家标准。

此外,本次会议成功采集了众多全球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减少碳排放、迈向碳中和的优秀实践案例,达成了预期效果。据悉,按照ISO/TR 37115后续工作安排,未来还将召开多次国内和国际专家研讨会,广泛吸取各方建议,以确保该项国际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的标准化支撑。

联 系 我 们

CONTACT US


北京市朝阳区上林世家4号楼

NO. 4 Building, Shanglinshijia,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T: +86-010-53674268
E-Mail:utopath@utopath.net

Copyright @ 2019 UTOPATH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